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,爸爸还想陪着你一起长大

2016-12-23 白银周刊 爱白银

 提示点击上方"爱白银"↑热点资讯抢先阅读


苏其雷与两个女儿

12月20日,记者见到苏其雷时,已经是他患病的第二个年头,由于生病需要每天透析,他跟两岁的大女儿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见面了。

作为一名尿毒症患者,苏其雷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病痛的折磨,但作为一名父亲,能够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就变成了他对抗疾病最大的动力。

刚刚做完透析的苏其雷说:“每次想到两个孩子,即使再痛苦也要努力多喘一口气,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没爹。”

苏其雷是靖远县刘川镇罗庄村的村民,目前,他在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。


透析

“女儿还那么小,我舍不得就这样走了”

苏其雷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两岁,小女儿刚刚百天。由于生病,大女儿一直跟着父母在老家生活。苏其雷说,大女儿很乖,跟着爷爷奶奶从来不哭不闹。

生病最严重的时候、最缺钱的时候,他很多次都想放弃治疗,但是只要一想到女儿,他都忍不住:“孩子都还那么小,而我却要面临随时离开他们的危险,我舍不得就这样走了。”


妻子与两个女儿

12月20日,记者在银光的一间出租屋内见到了苏其雷,由于每隔一天就要在医院做透析,往返车费费用高,他不得不在白银市找了一个每月500月的出租房。屋里的陈设十分简单,客厅放着一张桌子、一台电视,卧室一张床一个大衣柜。妻子带着刚满百天的小女儿一边照顾他一边照顾孩子。

自从2015年被确诊为尿毒症,近两年时间,苏其雷的体重从160斤到现在的120斤,原本体格健壮的他如今只剩下皮包骨。

生病前是工地的技术员

谈到自己生病前的工作,苏其雷有些激动,他告诉记者,他家虽然是农村的,但是靠着一技之长,自己原本在兰州市一个建筑工地做技术员,工作虽然离家远一些,但收入还不错。

靠着自己的努力,苏其雷给家里盖了房,还买了一辆二手车,孝顺的苏其雷只让父母种着几亩地够自家吃,也不是很辛苦,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好。

苏其雷也从不让妻子出去打工挣钱,“她平时要管孩子照顾父母,不想让她太辛苦。”说起曾经平淡、幸福的生活,苏其雷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一想到目前的状况,苏其雷就又愁眉紧蹙。“已经两年了,我除了在家就是在医院。别说工作,就连日常的家务活都无法打理。”

苏其雷说,生病以后,全靠之前的存款,到现在存款花干净了还欠亲戚朋友好几万块钱。现在全靠父母种地卖粮,靠妻子打理家里照顾两个孩子。

“她跟我结婚还不到两年,我就查出这个病,没能让她享福反而跟着我遭罪。”说到妻儿,苏其雷总是特别脆弱。

生病后全家负债累累

“2015年4月,刚查出这个病的时候,我的肌酐值为170umol/L,超出正常范围并不是很多,也就是尿毒症初期,慕名去了兰州中医大学附属医院,治疗了20多天后,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,医院给我开了些自制的中药胶囊。”那一次花了近3万元,病情得到控制之后,苏其雷抱着侥幸心理,认为病会好的,只要坚持吃药就够了。

然而,每天三次,每次12粒的中药胶囊严重损伤了苏其雷的胃。“最严重的时候,刚把药吃下去,就立马吐了,我的胃里已经到了完全不能接受的地步。也不知道是药的原因还是怎么的,吃了一年的药,我的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。”


苏其雷

2016年9月中旬,苏其雷病情恶化,吐血、乏力直到下不了床。在兰州军区总医院检查结果为肌酐3565 umol/L(肌酐值是肌肉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,主要靠肾脏清除。值数越高毒素含量越高),超出正常范围100倍之多。医院大夫都吓了一跳,从那时候开始,苏其雷开始了每隔一天的透析,刚开始是在医院住院,到了后来,医院都不愿意收了,大夫告诉苏其雷这是长期病,在兰州住院花费太高,建议回白银治疗。

2016年11月份,苏其雷转入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,到现在已经透析30多次,每周至少3次,加上药物每周治疗费高达2000多元。

苏其雷告诉记者,从被确诊尿毒症至今,家里倾尽所有凑的10万元早已花干净了,由于生病前家里条件还可以,没有低保等,只有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销一部分的透析费用,但是吃药还是得全价购买。

生病期间,苏其雷的父亲曾做过肾源配型,但是父亲的肾也不好,就算换了肾,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与父亲都只有十年的寿命。医生也不建议他父亲做肾移植。

“其实在我生病之后,我也查了很多关于尿毒症的资料。我不敢去做透析,我知道这个病非常花钱的,一旦开始透析就意味着一辈子都要透析,很多次病重的时候我都坚持不住了,但是为了不那么费钱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吃药,其实也是我自己耽误了自己……”

苏其雷告诉记者,他不愿意这么年轻就离开,他还有孩子妻子需要照顾,还有父母需要孝顺。

本报也在此呼吁广大市民,帮帮这个家庭,帮帮这个父亲,成全他想要陪着孩子一起长大的愿望。

苏其雷电话:13239623639

银行卡:6210610008401252873(靖远县刘川镇农村信用社)


小编呼吁:如果你感动了,请转发,请帮助这个爸爸

来源:白银周刊  记者 安晓琴

原创稿件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您可能还关注


给力!白银又有10余处“污染源”得到整治

政情观察:不要让报刊亭成为记忆
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内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